巴沙尔旧部打响反攻,伏击叙反对派取得大捷,朱拉尼向俄示好
叙利亚战火重燃:阿萨德旧部突袭反对派,地缘博弈再升级
沉寂多时的叙利亚战场近日风云突变。据前线消息,效忠于前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政府军残余力量突然对反对派控制区发起猛烈攻势,在拉塔基亚省等地取得显著战果。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行动,彻底打破了过渡政府成立后表面上的平静,将叙利亚再次推向全面冲突的边缘。
令人费解的是,这些曾经在政权更迭时选择沉默的阿萨德旧部,为何选择此刻重拾武器?而反对派联盟领袖朱拉尼紧急向俄罗斯伸出橄榄枝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要解开这些谜团,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叙利亚这个中东火药桶的复杂地缘格局。
展开剩余83%作为全球地缘政治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叙利亚堪称微型中东的缩影。在这个国土面积不足2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里,阿拉维派、逊尼派、基督徒等十余个教派相互角力,库尔德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等民族矛盾交织。这种惊人的复杂性甚至让曾经的法国殖民者考虑将其分割成六个独立区域。
如今的叙利亚虽然名义上保持统一,实则已陷入事实上的分裂状态。支持阿萨德的势力主要分为亲俄政府军和亲伊朗民兵;反对派阵营则分裂为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国民军和美国扶植的库尔德武装。各方背后都有境外势力撑腰,使得叙利亚内战演变成一场代理人战争。
阿萨德家族能够统治叙利亚半个多世纪,关键在于他们掌握着令俄罗斯无法割舍的战略资产——地中海东岸的优良港口。拉塔基亚和塔尔图斯两省的深水港,特别是俄军驻扎的塔尔图斯海军基地,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唯一的军事立足点。据可靠消息,莫斯科每年支付数亿美元租金维持这个关键基地的运作。
这个基地对俄罗斯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它是俄海军在地中海的唯一前哨,失去它意味着俄罗斯将彻底退出中东地缘博弈。即便深陷乌克兰战场,普京政府仍将塔尔图斯基地视为必须死守的红线。这种特殊关系可以追溯到1971年,当时阿萨德之父哈菲兹与苏联签订协议,用军事基地换取政治支持。
然而近年来俄罗斯国力衰退,对叙利亚的援助大幅缩水。加上美国严厉制裁,叙利亚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巴沙尔被迫将政府军从20万裁减至5万,仍无法扭转经济颓势。民众支持率持续走低,最终导致政府军在去年冬天的内乱中节节败退,连精锐的西海岸守军也放弃抵抗。巴沙尔本人则选择流亡莫斯科,但留下了两支嫡系部队——第25特种师和由其弟马希尔统帅的第4装甲师作为翻盘的火种。
反对派阵营的蜜月期同样短暂。就在巴沙尔出走后的第3天,反对派内部就因石油利益爆发火并,亲土耳其派系向控制油田的库尔德武装发起攻击。更令人不安的是,反对派在占领区实施的血腥清算:在大马士革,前政府官员被当街处决;在阿勒颇,数十名因通敌罪名被处决;连医疗专家和工程师也难逃迫害。这些暴行迅速激化社会矛盾,为阿萨德势力卷土重来创造了条件。
近期军事态势出现逆转:阿拉维派民兵在拉塔基亚省突袭反对派据点,造成17人死亡;马希尔率领第4装甲师从伊拉克边境发动闪电袭击后迅速回撤。第25特种师指挥官更公开警告,若反对派继续屠杀前政府人员,将引发全面战争。
在这场博弈中,反对派联盟领袖朱拉尼的角色尤为关键。这位出身戈兰高地农民家庭的枭雄,早年参加反美圣战,后脱离基地组织自立门户。2017年他整合各派反对势力成立解放叙利亚联盟,并在土耳其支持下发动本次政变。面对当前困局,朱拉尼采取双轨策略:一方面加紧镇压阿萨德残余势力,另一方面秘密与俄方接触,试图以保留塔尔图斯基地为条件换取承认。
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若俄罗斯获得基地使用权保障,继续支持流亡的阿萨德将失去意义。但问题在于,朱拉尼只是松散的反对派联盟名义领袖,其承诺能否兑现存疑。更何况其背后还有与俄罗斯若即若离的土耳其,这使得莫斯科对他的诚意持谨慎态度。
叙利亚的悲剧印证了一个残酷现实:打破旧秩序易,建立新秩序难。当各派势力为权力厮杀时,普通民众只能在战火中绝望挣扎。这个古老文明摇篮的未来,仍然笼罩在浓重的不确定性之中。
发布于:天津市
- 上一篇:【环球财经】俄罗斯今年前5个月GDP增速为1.5%
- 下一篇:没有了
